发布日期:2025-05-25 03:32 点击次数:144
本文转自:巴中日报
巴州区第九小学校 吴大胜
课堂是知识传递和智慧火花碰撞的主战场,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有限时间,提高学习效率,成为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关注的话题。
课堂质量,源于方法
数学使用的西师版教材,教学例题只呈现了几个对话框。其解题方法和规律,要靠教师在实践中去悟,和学生共同探究、归纳、总结。方法得当才能让学生兴趣浓厚并且学得轻松。
如我执教分数除法时,书上的计算方法是甲数除以乙数(0除外),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,看似很简单,但学生出错很多,不是把被除数变为倒数,就是不变号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我总结了一句顺口溜“分数除法要经历‘一不变’和‘两变’,‘不变’的是被除数,‘两变’是除号变为乘号,除数变为它的倒数”,运用于计算中,学生的错明显少了。所以我认为:教小学数学重在方法,要注重老师的说法是否接地气,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,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。
课堂质量,源于练习
我们都知道课讲得再好,每个知识点都需要练习来支撑和巩固。要想练习效果显著,必须精心设计。练习设计一定要有坡度,遵循由浅入深、由易到难的原则。同时练习设计要充分考虑本课知识的难点、易错点和考点。
我讲完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后,总结出:告诉几种量的比,就必须要知道这几种量的总和,才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。然后脑海中至少会呈现这样几道题:
1、长方形的周长为40㎝,长与宽的比是2:3,求长方形的面积。
2、甲、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0,而两数的比是3:5,求甲、乙两数各是多少?
3、一个长方体棱长和是120㎝,长宽高的比是1:2:3,求长方体的体积是多立方厘米。
课堂质量,源于习惯
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关键,而听讲又是关键中的关键。当讲到一些公式、概念、典型练习、归纳解题方法以及特殊数,我就要求学生读、记、背。例如:简便运算中25和125是两个特殊数与4和8配对,还有一位偶数都与末尾是5的数成朋友;再如:二分之一到八分之七这些常见的分数与小数,百分数互化,2兀至20兀这些数的值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。
总之,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需要教师在备课、教学过程、关注学生和课后反思等方面下工夫,不断探索和创新,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。